010-59393252
189-1130-5757
首页
集团概况
集团简介
发展历程
荣誉资质
集团生态
合作伙伴
业务模式
策划咨询
规划设计
创建辅导
运营管理
民宿乡建
旅游文创
遗产活化
研学教育
品牌营销
营地装备
智慧旅游
节事会展
投资融资
丝路驿站
EPCO
经典案例
专家团队
创始人介绍
专家团队
旅游研究
专题研究
图书出版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点击回车即可搜索
乡村振兴
品质景区
小镇生活
旅游装备
文创商品
综合运营
投资建设
文旅大数据
投资平台
集团动态
行业新闻
2022-01-11
划重点 | 2022文旅工作怎么干?听听各地文旅厅局长怎么说(下)
2022-01-11
划重点 | 2022文旅工作怎么干?听听各地文旅厅局长怎么说(中)
2022-01-11
划重点 | 2022文旅工作怎么干?听听各地文旅厅局长怎么说(上)
2022-01-11
星空旅游的创新与突破
2022-01-10
关注!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公布
2022-01-10
陈跃康:自然资源要素与地学旅游——兼谈新时代地质、林业等部门的功能转型
2022-01-07
景区×网游,如何跨界联姻?
2022-01-05
关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
2021-12-31
一起穿越吧!——谈谈年度“最”热概念「元宇宙」
2021-12-30
最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公示
2021-12-30
蒋晨明:星空旅游目的地发展“四步法则”
2021-12-28
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达50家!
2021-12-27
马晓龙:地球科学旅游资源的特点与提质升级转化近日,在地球科学界和旅游界同仁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主办、管家婆论坛承办的第二届地球科学旅游大会召开。会上,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晓龙发表了题为《地球科学旅游资源的特点与提质升级转化》的主旨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地球科学在发展过程当中有很明显的特殊性,旅游资源作为地球科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地球科学的旅游发展过程中,要依据它的独特性才能开发出更好的旅游产品,为以人民美好生活为导向的新发展理念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供给。 什么是地球科学? 一般来说,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水圈共同构造的一个空间体系。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进步,日地空间也被纳入到地球科学的研究范畴。但在一般的理论研究中,地球科学被划分为地质科学和地理科学,地质科学主要是针对于岩石圈进行研究;地理科学则涉及到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 什么是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凡是在地球科学研究的系统里边,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甚至日地空间,能够被转化成旅游产品的,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气候系统,生物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土地系统和海洋系统里承载的人文系统,把这种跟地球科学相关联的,能够用于旅游开发和利用的资源统称为地球科学旅游资源,这样的系统非常广泛,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片 地球科学旅游资源的特点 地球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分异规律,包括垂直地带分异和水平地带分异。在不同的地域,资源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是地域性规律。垂直地带分异用一首古诗就能够很好地表达:“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山脚和山顶上气候环境是不一样的,温度、湿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海拔高的地方春天来得晚,所以山脚的花都谢了,山顶的花才刚绽放。一般来讲,从垂直地带分异规律来看,山地底部是阔叶林带,往山上走,逐步变成针叶林带、高山草甸,甚至在最高处出现常年冰雪带。另外一个地域性特征的显著表现为纬度地带性,也就是水平地带分异。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由热带原始森林逐渐转化成落叶林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和冰雪带。 气候环境的差异,造成了生物资源也会有很大差异。地理环境差异决定了生物的群落和外形特点的差异。因此从地球科学角度来研究旅游资源的特点,自然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旅游资源系统与地球科学的地域性规律,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图片 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瓶颈 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瓶颈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资源本身不是产品,它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旅游资源只有通过市场化运作,才能转化成旅游产品,才能够推向市场,产生旅游经济效益。 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是,供给和需求的错配。从中国地貌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地势呈现西高东低,梯度递增的特点。地形地貌存在差异的地方,容易拥有更多样化的旅游资源。我国的大山、大水、大河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沿着长江、黄河、入海口的地方,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总体来说是东部地区偏少,中西部地区偏多的空间分布格局,这就是地学旅游供给的状况。 与之对应,在旅游需求中,从东北黑河,到西北榆林,再到云南腾冲,这三个点基本构成了胡焕庸线,我国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部地区,只有很少的人口分布在胡焕庸线西部,这就会造成旅游市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的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供给集中在以中西部地区,供给和需求在空间上明显错配,造成了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过程中瓶颈。 乌镇VS古北水镇——市场结构认知 地球科学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具有属地化和地域性特征,它们本身是不能够做空间移动的。而旅游研究涉及一种移动性研究,这种移动主要体现在游客的空间位移上。只有游客可以实现空间位移的现实情况下,怎么能够让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相匹配,吸引更多的东部地区、南方地区的旅游市场呢?这是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开发过程当中所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也是亟待突破的技术性瓶颈。基于地域性和旅游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空间差异性,可以举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来谈,即从乌镇和古北水镇看对市场结构的认知问题。 乌镇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我国旅游市场和旅游景区结构最好的旅游点。乌镇距离上海只有100公里,北边是苏州、无锡,西边是湖州,南边是杭州,也就是说,在它的10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中国经济最发达、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因此很早之前,在中青旅对乌镇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得益于大量长三角区域的客源,乌镇成为中青旅旗下的几个旅游板块里最赚钱的旅游项目。 图片 乌镇成功之后,中青旅原班设计团队重新开发了另外一个项目,即北京城郊的古北水镇。古北水镇东北是承德,西边是张家口,西南是北京,正南方向是天津。尽管古北水镇的旅游开发以承德、张家口、北京和天津为市场支撑,但是古北水镇周边所辐射的主要城市,和乌镇所覆盖的城市比较而言,整体上并不在一个档次。古北水镇所面对的市场比乌镇的市场要弱一些,特别是从消费水平来看,京津冀的GDP总量和珠三角的GDP总量加在一起相当于长三角的GDP,也就是说长三角的GDP总量基本是京津冀地区的两倍。这就导致了古北水镇投资额度很大,近45个亿,但是其收益并没有达到项目建设预期的盈利水平,甚至还出现亏损。 图片 通过比较,这两个地方尽管资源品质可能差别不大,但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所面临的市场结构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个地方能够非常成功,另外一个地方可能会不那么成功。不同地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方面,也会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提质升级。 同样,为什么在南方地区,尤其长三角地区可以引领整个民宿产业发展的方向?裸心谷为什么能够在长三角地区火爆?为什么民宿能够在长三角地区集聚式发展?核心就在于除了有良好的气候环境,它所处的地理区位,面临的市场结构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 所以将旅游资源打造为满足对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是提质升级转化的基本方向。回归今天的主题,也就是说,只有把地球科学旅游的资源特征和属性,真正按照市场需求的方向,打造成最有力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形态,才能够充分发挥地球科学旅游资源的优势,为旅游业转型升级做出地球科学的贡献。
2021-12-24
吴殿廷:地理学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战略和策略
2021-12-21
缅怀 | 普洱茶文化重要的推广者,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去世
<
1
2
3
4
5
6
(current)
7
8
...
19
>
189-1130-5757
QQ咨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