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虎:度假区发展在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定位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24
  • 点击次数:1097

面对十四五期间国家顶层设计提出的发展旅游休闲城市建设目标,在技术准备上,我们需要重视对休闲度假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标准研究;从休闲度假资源、发展空间与活动组织等方面,全面提升度假产品的体验内容和发展转型;把握旅游景区在度假目的地方向上的发展规律,从旅游用地、生态旅游与遗产活化等政策角度,为旅游休闲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第一,休闲度假时代已经到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型动力。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呈现多重新趋势:经济发展从短缺走向过剩、从生产拉动转向消费拉动,文化旅游消费大幅增长,同时休闲与工作的边界逐渐模糊,旅居大流行、高品深度体验成主流,发展度假旅游是旅游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第二,旅游需求升级要求相应的资源响应。资源条件对度假旅游产品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例如水体资源与滨水度假发展、度假气候与气候度假地建设,要重视休闲度假资源调查评价与标准研究工作。
第三,从休闲度假资源、发展空间与活动组织等方面,全面提升度假产品的体验内容和发展转型。在资源方面,我国的温泉、山地、冰雪等休闲资源优势明显,市场需求大;在发展空间上,可以探索乡村度假生活方式,发展环城郊第二住宅的居游模式,驱动城乡交换。还可以借鉴成都、厦门等地的经验,发展城市型度假产品,创建优质的休闲街区;在活动组织上,加强产品内容植入和供给增值,开发组织多元休闲活动和旅游节事,真正成为异地美好生活方式提供者。
第四,迎接十四五期间发展旅游休闲城市建设目标,把握区域内旅游景区、度假目的地、旅游度假区和旅游休闲城市之间的发展规律,提高城镇化质量,筑牢城市基础条件和核心特色,从休闲的产品与供给、公共服务、创新水平、行业活力、管理措施、文明程度和服务质量等多角度提升,顺应文旅新阶段、迎合消费新理念、打造城市新格局。
第五,度假目的地发展要从旅游用地、生态旅游与遗产活化等角度加强政策供给。一是建议将旅游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可实施技术指南;扩大度假区类项目建设的土地供给和政策支持,适当优先给予建设指标;放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为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区创建提供制度支持。二是深刻理解“两山理论”内涵,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什么是生态红线” 进行科学界定、正确理解、合理施政。三是树立遗产活化新价值观,践行习近平的遗产活化思想,遗产保护不是“捂得严严实实”,而是“让文物说话”,通过适度合理开发和建设实现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