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环塔尔寺旅游区旅游策划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12-23
  • 点击次数:2310

Tourism Programming of Peripheral Tar Lamasery Tourist District, Qinghai Province
2006 年 中信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青海省旅游局 委托

宗教旅游:聚变创新

塔尔寺旅游区是青海的龙头景点之一,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南面的莲花山中,是宗喀巴诞生地、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具有宗教圣地的崇高地位,还是藏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塔尔寺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唐卡)、堆绣)誉满藏区。虽然塔尔寺旅游区的资源品质较高,但未得到有效利用,旅游产品单一,以宗教观光为主,缺少参与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和项目,导致游客停留时间较短。对此,规划针对旅游区的藏传佛教核心资源,提出了宗教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对几大国内外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经典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宗教文化资源的保持原真性、挖掘内涵、拓展功能和综合度假等几大开发手段,指出现代宗教旅游正向文化旅游发展,产品多元化、体验化、休闲化的趋势明显。以此为基础,规划创新性的提出了旅游区开发的聚变创新战略:即通过宗教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加强宗教和文化民俗体验,促进宗教、文化、休闲度假三位一体的旅游发展,以宗教、民俗体验起步,娱乐、休闲为最终业态,打造旅游产业链,产生聚变效应,形成区域旅游规模;同时,还应突破宗教旅游地的限制,向着多元化、综合性旅游地发展,赋予环塔尔寺、莲花山旅游更广泛的宗教意义,强化塔尔寺的宗教圣地地位,解决区域的利益主体纠纷。

摄图网_500537222_banner_塔尔寺(企业商用).jpg

规划以实现青海、塔尔寺和环塔尔寺旅游区三者的互补、互动与和谐发展为目标,将旅游区范围从塔尔寺拓展到“环塔尔寺”旅游区,建议打造一个以藏传佛教为底蕴,集旅游、观光、商贸、文化娱乐、休闲、餐饮、居住等为一体的国际性综合性旅游目的地以及亲水的旅游休闲商业区域。

和谐发展,民族共荣

青海民族众多,宗教、文化兼融并包,有汉、藏、回族、土、撒拉、蒙古族等,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在环塔尔寺旅游区就聚居着多个少数民族,在塔尔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历史、政治、宗教、信仰、风俗等多种问题的冲突。为此,规划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提出了旅游开发体现多民族和谐的思想。规划将多元化的青海民族文化进行发掘、整理、集中展现,在环塔尔寺旅游区开发中融入多民族的民风民俗,使塔尔寺旅游成为汉、藏等多民族和睦相处、民族大团结、和谐青海的展示窗口;在环塔尔寺旅游区打造“青海大观”,成为青海文化旅游的形象代言。

在此思想指导下,规划为旅游区策划了一个一期重点项目:青海民俗风情广场,以“五族风情,民族和谐”为项目策划思路,建设同时浓缩藏、回、蒙、土、撒拉五族风情的青海民俗文化精华的旅游大客厅,共同组建万花筒般缤纷多彩的民俗盛景。该项目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多民族文化体验,景区表演与节事活动,青海非物质遗产展卖,餐饮、娱乐、特色住宿服务等。

摄图网_501348814_banner_鸟瞰塔尔寺(企业商用).jpg

多元化盈利模式:走出门票经济的误区旅游项目的收入方式是旅游投资中最重要的环节;研究旅游产业的“收入模式”,是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投资的重要技术前提。传统来看,旅游区收入的一般构成为“一票、二道、三餐、四购”。门票收入的比例越小,说明一个景区旅游市场化的程度越高,旅游产业的成熟度也越高。规划提出,景区的旅游经济要打破门票经济的误区,以旅游景点的开发为中心,向特色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风土文化开发等多项目开发转变,将单一的观光景区发展为综合性旅游区域,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发,真正增加旅游收入。规划针对环塔尔寺国际旅游区设计了特定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以旅游为带动,聚合休闲养生、文化产业、商务会议、旅游工艺品展卖、健康食品和藏药产业等多元化相关产业,整合产业价值链,建立“融合经济”发展架构。规划还建议锁定高收益市场开发针对性产品,并实现产品的垂直深化链接,以提高旅游区的整体收益,实现旅游区快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