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全国文旅行业发展呈现“文旅融合、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的“一融两高”新态势,文旅市场需求和供给两侧都发生重大变化,文旅产业进入了品质发展新时代。
近年来,以文化和旅游部为主导,国家陆续出台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游供给品质的指导意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和提升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指导措施。
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召开了文化和旅游专题论坛和会议,比如2018文化和旅游扶贫论坛、全国发展乡村民宿推进全域旅游现场会、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推进现场会、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产业发展工作会议、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等,不断深化布局文化旅游融合与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
面临“一融两高”新局面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旅行业需从供给侧发力,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质量引领、项目带动、品牌驱动、科技赋能、扩大内需、创新营销八项举措,系统化梳理新需求,统筹考虑发展新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01、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扩大文化旅游优质产品供给,满足人民多元化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02、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全面融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坚持以空间优化、资源节约、生态稳定为基本路径,合理有序开发,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低碳旅游、绿色消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03、坚持质量引领,科学统筹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文化旅游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以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先导,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核心,增强文化旅游发展新动能,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新活力,协同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体育等多元业态高质量发展。
04、坚持项目带动,龙头引领
坚持大项目带动和大手笔推进,注重项目业态、商业模式、技术手段等创新引领,通过梯次储备、内涵式发展,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竞争力。通过跨越产业寻找吸引、围绕主题叠加要素、利用场域延展功能等手段,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提升龙头项目在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联动能力。
05、坚持品牌驱动,文化溢出
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精髓,依托文化资源打造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地方文化自信和影响力,增强文化旅游的核心吸引力,用文化自信引领文化旅游“走出去”。通过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打造各类文旅品牌活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等措施,让文化产业化、项目化、具体化,全面引领乡村振兴和旅游产业发展。
06、坚持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十四五”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发展的关键期,虚拟实境、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突破与交叉应用,正在为文旅行业发展格局和趋势带来重大影响。我们应当抢抓“互联网+旅游”与“新基建”发展机遇,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对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5G技术革新,以高新技术赋能旅游产业探索智慧发展的新路径。在智慧旅游服务、在线旅游消费、新型旅游业态、旅游产品创意等方面发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更加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
07、坚持扩大内需,积极应对
后疫情时代的防和控是一场中长期的持久战,我们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要求我们文旅行业把发展的重点更多放到国内来,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08、坚持创新营销,与时俱进
网红营销手段在文旅行业被大众认可和接受,以重庆、西安网红城市为例,依托地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系列网红项目,持续提升旅游品牌热度。对内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旅游品牌凝聚力、合理化配置旅游资源;对外采用系统高效的方式全面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地方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优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编辑整理 | 管家婆论坛西北分公司
素材来源 | 摄图网
声明 :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