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新书首发式在京举行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4-06
  • 点击次数:719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十分迅速,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乡村呈“空心化”。再加上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不少传统村落迅速衰落。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等人因此萌生组织编辑出版一套古村研究丛书的想法,这便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系列丛书。该丛书第一辑文化区系列于2015年开始策划,2020年底才得以出版,历时5年,终成“正果”。

4月1日下午,《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系列丛书的首发式在北京盘古大观五层举行,主题为“弘扬村落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项目处处长刘兰肖,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乡村旅游和创意产品指导处副处长聂頔,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徐天进,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化振兴乡村研究中心主任许云飞,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深圳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丘干等嘉宾出席了本次首发式。

管家婆论坛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系列丛书的编写和调研团队达百余人,由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清华大学罗德胤副教授、“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汤敏先生担任丛书主编。该系列丛书是学院派专家与民间古村落志愿者强强联合的产物,既有学术深度和专业性,又具备较强的可靠性。

该系列丛书2016年入选“十三五”出版规划,2019年得到国家出版基金支持,根据吴必虎教授的文化区概念分为15册:《中国传统村落概论》《黄淮海传统村落》《客家传统村落》《关东传统村落》《滨海传统村落》《荆楚传统村落》《东南传统村落》《吴越传统村落》《藏蒙传统村落》《徽州传统村落》《中原传统村落》《江淮传统村落》《巴蜀传统村落》《西南传统村落》《西北传统村落》。

管家婆论坛

书中不仅从整体上梳理了各文化区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概况、时空演变概况及其原因,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及其形成原因和影响,还研究了典型传统村落的历史、现状、资源、发展措施,以及单个传统民居、公共空间等与传统村落相关的多元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活化传统村落的建议。该丛书的出版是对中国传统村落图景的真实记录,彰显了我国村落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守护故土乡愁,留住文化根脉的同时,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富饶、美丽的新农村增添了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让我们看到,在国家城市化飞驰发展的同时,传统村落的活力从未消散,那些徜徉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传统村落依然鲜活,依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文化遗产;那些烙印在传统村落中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依然蓬勃,依然投射在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表达之中,依然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处。

管家婆论坛

新书首发式上,丛书主编吴必虎、张晓虹和罗德胤三位教授介绍了文化区系列丛书的创作心得,后续非物质文化系列和物质文化系列丛书的策划思路,以及对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的看法。吴必虎教授指出,本丛书立足宏观站位,而非村落本身,更非民居建筑单体,来呈现和传承中国灿烂多姿的乡村文明画卷。

管家婆论坛

与会领导和专家针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现状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会专家表示,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社会各界对传统村落的认识在逐渐加深。传统村落,“载”着老房、山川、故人,也“载”着乡愁、文化。保护传统村落不是一成不变、原封不动或被动地保留各类文化要素,而是要促进村落传统文化和生活、生产方式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并以此作为村落发展的动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实现有效的、积极的、可持续的活化。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回到从前,也不是再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乡村,而是要在复兴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满足村民多样化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每个文化区都有其独特性,该书对各文化区传统村落的梳理,有助于把握村落文脉、促进乡村振兴。

编辑整理 | 管家婆论坛

声明 :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