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场所·产品,遗产活化三部曲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1-10
  • 点击次数:1171

基于大地风景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利用方面的多年研究与积累,本文通过“价值·场所·产品,遗产活化三部曲”这一主题,解读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开发这两个不同的话语体系的共性价值,总结其经过融合实践而形成的心得体会。

新的历史背景下遗产活化面临着新的使命。2018年,中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代表着旅游在未来会承担更多的文化传播使命。此次新冠疫情,中国和美国发生了一些“隐形的抗争”,这归根到底是文化之争和文明之争。5月9日,欧洲在欧洲日发布的《文化遗产宣言》中也提到,文化遗产是欧洲未来发展的强力催化剂。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云冈石窟考察的时候提到,云冈石窟是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外交流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总而言之,文化遗产对中国旅游的发展,对内来说,要促进文化自信和中华文明的复兴,对外而言,要起到讲述中国、沟通世界的作用,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如何利用文化遗产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的时候讲到,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这相当于给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的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要求,既要发展旅游又不能过度商业化,在文旅语境下怎么活化利用遗产?首先要在遗产保护的话语体系下研究国际通用的准则和宪章,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找到遗产活化与利用的切入点。

遗产保护话语体系下的遗产活化

从最早1931年的《雅典宪章》开始,人们对文化遗产利用方式的解读与探索也在与时俱进。《雅典宪章》总体上来说是区隔式保护色彩比较浓的文件,提到利用主要是为了延续建筑寿命,对于利用来说首先要尊重建筑的历史和艺术特征。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正式确定了“利用”的合法地位,但是它并没有对如何利用给出具体建议。《威尼斯宪章》确定了要保持遗产地的真实性,在修复古建筑时,要有可识别性和最小干预等几个原则。要求在利用遗产时尽量不做干扰,如果要修复它,也不要让修复以假乱真,而是要让大家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是原来就有的,哪些是后人根据真实的材料记载重新修复起来的。

从《威尼斯宪章之后》,很多文件对合理利用、怎么利用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在遗产保护领域非常重要的文件《巴拉宪章》中,它对怎么利用原有建筑、原有空间,如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生产需求提出了明确建议,包括遗产的用途应该是以保留文化意义为主要目的等。《巴拉宪章》中提到了“相融用途”这一重要概念,意思是在保留文化意义、尊重原来的情感联系和意义的基础上,可以做一些最小限度的改变,如果必须要进行改变,也要遵循可以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原则。例如拉图维亚的首都文化中心,它就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利用。改造再利用的关键在于为遗产空间找到恰当用途,在对原来的建筑形态最大程度保留的同时,又能够用新的材料去增加或改变空间,让它符合当代人需求。

还有一些对合理利用有详细说明的其他文件。例如《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提到,合理利用首先要基于对遗产价值的评估,第二要延续它的原有功能,包括赋予它的新功能要和原有功能相匹配,且利用要强调公益性和可持续性。1999年《国际文化旅游宪章》提到,利用要确保给游客带来有价值的经历,也处理好原住民与游客的关系,并且可以给当地带来利益。2008年《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中提到,最高级的利用,是利用不同方式来提高文化遗产地的公众意识和理解,在达成这个目的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利用。“阐释”这个词其实赋予了遗产利用更开放的视野。

以上文件讲述了在遗产保护领域关于利用的看法演变:最开始是为了保护而利用,到后来演变为利用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从开始时的区隔式保护,到后来逐渐内涵和外延都不断扩大,成为一个主客共享、精英大众共享的活化利用。这些语言翻译成在文化旅游开发语境下的说法,即是从观光旅游升级到了面向不同细分市场的居游共享型文化休闲旅游。这些文件中提到的很多观点与文化旅游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例如照顾原住民的利益、社区的利益,与居游共享、负责任的旅游有密切关系;增加人们对遗产地的理解,与深度体验、文旅融合、研学旅游等要求相关联。

文旅融合话语体系下的遗产活化

基于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文化遗产应如何利用?可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核心是解读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即价值认知。遗产的价值认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文化遗产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包括其蕴含的科学价值、艺术遗址、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第二,是它作为生产力的价值,即他对于现代生活的作用,从利用的角度来考虑它的价值例,如教育、文化旅游、休闲、生产生活等;第三,是它对于整个社会系统的价值,小到一个社区、村子,大到整个国家、民族、族群,都是社会系统,要从对社会系统的融合与认同的角度去分析其价值。

对价值的认知研判,最关键的原则是要本着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理念进行分析,从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中读懂它的过去,以及它对人类社会走到今天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和价值,对于现在人来说从中能够获得什么,面向未来要考虑它能为未来的子孙后代带来什么。在秉承这样认知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准确判断文化遗产的价值。

这里也需要提醒一下,有价值的遗产不一定都是代表家国情怀的、级别高的文物或遗产。遗产是无处不在的,只是需要发现它们的眼睛。例如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2018年推选的一批乡村遗产酒店,这些酒店所在的建筑,基本上都不是文物建筑,比如北京的瓦厂酒店,它所利用的遗产并没有什么级别,也没有被纳入遗产保护体系。但是,瓦厂是六七十年代长城脚下北沟村村民集体记忆的载体,被废弃后,酒店主人重新挖掘了它对整个社区文化记忆与认同的重要作用,重新再利用,变成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空间。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其实很多遗产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我们用遗产的标准去看待它,承认时间对一个空间的赋能作用,而不是把它当作普通场所抹掉。

管家婆论坛

北京瓦厂乡村精品酒店

第二,塑造和体现文化遗产地、遗产空间独特的场所精神和地方感。场所空间是一个“有意义的地点”,这个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说法,其核心可以解释为这个地点有独特的意义,可能表现为这个地方对特定群体有独特的依恋感,或大家有共同记忆的事件是在这里发生的,抑或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情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等。维护场所空间的意义,最关键的原则是要有“代记尊重”,即要尊重这个场所中曾经人们留下的东西,也要体现它与当代的关系、与未来的关系,要尊重过去的人,也要尊重当代的我们,同时要考虑到未来的下一代。

维系场所精神与地方感的方法首先来源于建筑的修护与利用。例如台湾台中市宫原眼科的日出伴手礼店,这家店在日本殖民占领时期曾是眼科诊所,日出集团在改造利用这栋老建筑的时候并没有把整个房子都修复成原来传统的样子,而是把原来旧有部分予以保留,新增部分与原有部分有很大区别,同时室内保留了当时作为眼科诊所时的老物件,并通过很多细节展现这个空间原来作为眼科诊所的历史,大家能够通过参观,了解这个地方曾经的功能,在很多角落都能找到它曾经的痕迹,这种手法就代表了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时期,人们最怀念的是自己曾经的生活记忆和生活场景。

还有江西婺源一家精品酒店,它保留了不同时期的标语和从前的墙面墙体,又结合现代新用途进行改造。让每个场所拥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具体到建筑层面,就是它的材质、形状、肌理、色彩等都是时间在这个空间中留下的痕迹,这是通过现代建筑手段重新构建现场的独特性和地方感最重要的特征。

第三,通过不同产品业态增加大众对文化价值的理解。文化遗产的产品业态融合了多重属性,包括事业属性,商业属性和产业属性。可以把文化遗产的特征或元素和旅游形态充分融合,创造出全新的业态模式和业态内容;也可以与原来的事业属性的一些产品相结合,如与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产品结合,形成新的文旅业态;还可以把原来的文化元素和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形成在空间上更具传播作用的产业,比如与新媒体、动漫、影视等结合,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在做遗产属性产品业态的时候,最核心的要点是“和谐”,即从市场角度来说,它的搭配、融合是和谐的,从公益属性、社会服务属性来说,也是和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是一个“美”的产品业态,而“美”是现代社会消费传播的起点。

如何达到和谐,这里提出了“共生、共享、共建”三个要求。“共生”,即多种业态和谐共生;“共享”,即要形成与社区、居民、当地游客居游共享的文化空间;“共建”,即产品或业态不只是一方去主导决定,它能够把文化遗产空间变成一个平台,让更多的组织、个人能够以平台为基础,呈现出更多的产品和业态。

过度商业化并不代表不能搞商业化,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首先,要做到跨界整合,将文化遗产价值融入遗产教育、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公共服务等现代功能,让它能够服务更多群体。其次,还要做到利益平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商业与公共服务平衡;二是当地社区居民、企业、政府等不同群体之间能够达到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实现较完美的融合。最后,在发展文化遗产旅游时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为未来能创造出更好的、更健康的发展环境。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指南》中关于文物建筑利用业态方面也提出了几个原则,一是功能适宜,二是正确解读和阐释遗产的文化价值,三是业态选择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四是要更好的服务社会。

“拾一”计划,为闲置空间植入优质运营内容

近几年大地遗产在遗产领域实践并推出了许多新内容新产品。2019年,推出了“拾一计划”,即拾起每一个地方的共同记忆,拾起每一个空间的历史使命,拾起每一天的美好生活。这是专门针对闲置遗产空间推出的运营内容植入计划,根据各地资源的具体情况及发展需求,以强化文化传播、人文体验和遗产教育为目标,依托当地历史人文环境,找到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结合点,提供以遗产主题为特色的产品策划、改造设计及业态内容的植入和运营。

目前已实施了几个案例。“邻里”是针对社区,或小型的公共建筑、历史建筑、文物建筑推出的产品,它是在地人文的体验中心,同时也是当地社区的活动中心,是集合地方文化展示、社区营造、访客服务与产业孵化为一体的IP产品形态。

管家婆论坛

南岸美村生态博物馆

“邻里”系列产品目前有与华侨城合作的、在其美村系列中已经落地的针对乡村社区的乡村生态博物馆——南岸美村生态博物馆。南岸美村是华侨城针对乡村整体开发运营的主打产品,南岸美村生态博物馆是一个兼具在地文化展示、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场馆。从物质形态、建筑空间上看,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产空间,但在实践中遗产的做法为其带来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通过走访调研,深入整理地方记忆、文献研究,联动当地社区、村委会,再结合博物馆展陈、活动空间将其呈现出来。它不只是一个满足领导视察、满足外来游客了解南岸美村的空间,并且能与当地居民有更多互动,场馆里展出的许多展品、照片,都是发动当地社区居民提供而来的,它是有温度的空间,当地社区居民也对这里很感兴趣,会到这里来寻找他们共同的生活记忆。

第二个案例,是2019年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发起的一个小活动“百花深处·岁月如歌”社区记忆展。通过与社区联动,征集了许多与这个社区相关的在地特色记忆,包括居民家中的老物件等,并将它们艺术化地展出。胡同里的居民很多已经不在这里居住,但这个活动让离开社区的老居民回来了,跟留在这里的居民共同追忆曾经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活动现场可以看到许多老居民带着自己的孙子来看展。

管家婆论坛

“百花深处·岁月如歌”社区记忆展

“拾一书院”是目前正在推进的另一个产品形态,它是一个把文化遗产的特点、文化价值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行融合而形成的文化研学休闲综合体,以“拾一书院”为模型,与曲江文旅合作在整体推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探索中心的提升改造。遗址公园是非常特殊的空间场域,它同时具有考古遗址、城市公园、旅游景区的属性,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尤其需要做到既要寻求自我平衡的造血能力,又不能过度商业化。这要求从前期建设、业态内容到运营管理模式都需要进行模式创新。

对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体验出发,界定它未来的改造方向与产品内容;第二个原则是价值研究,一方面即它所代表的唐文化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是对于当代人来说它的价值是什么;第三个原则是内容为王,把这个空间变成文化传播的平台,在遵循场地价值导向的基础上,不断有内容的更新与调整;第四个原则是将整个场地以平台思维去运营,从空间产品内容提供者变成引导者,以平台思维去联动更多机构与资源,为场地带来更多活力。结合整个场地在考古研究、遗产保护、旅游休闲、生活配套等各方面的要求,提出打造居游共享、多元体验、全天候、多时段的产品业态,包括考古科普、文化研学、文创休闲、文化市集、节庆活动等,并以运营需求来指导原有空间的提升和改造。通过这些举措,把大明宫考古探索中心从原来比较专业的考古主题展馆,转变成了一个文化研学休闲综合体,提升整个遗址公园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增强遗址公园对内促进文化认同,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管家婆论坛

大明宫考古探索中心改造意向

对文化遗产来说,“保护”并不是“利用”的“紧箍咒”,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学会接纳利用小而美的方式去系统解决遗产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命题,变“紧箍咒”为产业升级的动力。工业时代的遗产旅游产品是比较初级的观光拍照,而现在的休闲消费时代,作为消费者来说,遗产旅游本身也在追求更具交互体验与个性化的产品。而这正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场所精神维护、产品升级、业态升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文旅行业的发展来看,能够结合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价值、场所、产品三个层面把握住独特性而形成的产品,对市场来说恰恰也是具有吸引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