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一部紧扣国家全局发展战略的规划,不仅在理念上对接“五大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把握住了“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发展脉动,把引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旅游业“十三五”期间的中心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体制机制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为此,“十二五”末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发展思路。因此,社会各界普遍认为2014年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改革元年,这是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继续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也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核心工作。
然而,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从哪儿入手?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在我国的改革元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深化旅游改革的命题,要在旅游业内“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寄予极大希望,希望通过旅游业的深化改革,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因此,《“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一条核心主线即为“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发展战略中特别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旅游业综合改革,形成宏观调控有力,微观放活的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规划中还特别增加了一章:“深化改革,优化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彰显了深化改革在“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性。因此,抓住改革创新主题,才能更好把握《“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主旨。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难度堪比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时是各种生产要素严重固化,包括人员、资金、土地、设备等生产要素。当今,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对经济的管理方式仍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资源配置中市场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之初,是地方政府思想不解放,难以理解改革开放的大局;现在则是各项法规条例把地方政府的手脚完全捆住,稍一动作就违规,违法,甚至地方建一个旅游厕所都很难。目前,我国除现行宪法及法律外,还有近8000部各部委规章及文件,这些法规、文件大都是部门立法,部门利益色彩浓厚;且轻市场规则,重行政管理;法规文件重复、交叉,造成执行难度大。因此,当前深化改革的一个最大的难点在于,自上而下的改革必然要碰到如此庞大而繁杂的法律法规的制约,而要甄别、清理、废止、修改那些不合理的法规文件,必然使改革进入繁冗的程序中,而难以推进。
历史经验表明,改革必须得到基层的呼应才能顺利推进,才能真正有效打破不合理体制机制的桎梏。1978年改革开放时,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充分利用了小岗村18个手印要求分田到户的基层诉求,打破了铁板一块的管理体制,提出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基层改革呼声与上层改革相呼应的局面,顺利地推动了农村改革。
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出了“以落实全域旅游战略为主题”的重要发展思路。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从全域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全域旅游最关键的核心在于释放基层活力,以旅游市场为核心,重新整合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形成新的围绕市场进行有效管理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以全域旅游战略为核心,重新整合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探索对市场经济的有效管理模式,以释放基层活力为目标,对现有体制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实现自下而上的改革诉求与自上而下的改革宗旨相呼应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局面,这是《“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另一大亮点。为此,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创建500个左右全域旅游示范区,从而实现在全国各地探索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模式。
总之,《“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一部紧扣国家全局发展战略的规划,而不是囿于旅游业内部的发展规划,不仅在理念上对接国家的“五大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把握住了“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发展脉动,把引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旅游业“十三五”期间的中心工作,一方面启动旅游业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另一方面利用全域旅游释放基层的改革活力,为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规章文件奠定基础。
中国旅游业曾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旅游业必将再次发挥引领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重要贡献。
原题:《把握规划主旨 引领改革创新》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戴学锋